【陶寺: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都平阳”的一个关键性证据:探访神秘的陶寺观象台

【陶寺: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都平阳”的一个关键性证据:探访神秘的陶寺观象台

焦点

2024-09-20 10:57:51

陶寺观象台,尧都平阳比英国的陶寺陶寺台“巨石阵”还要早400多年,是帝尧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也是都中国之源证实“尧都平阳”的关键证据之一。

文明起源之初,关键观象指导人们“春种秋收”的性证是节令和历法。2003年春季,据探在襄汾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访神考古学家发现一处大型祭祀建筑基址,尧都平阳经过考古学家和天文学家两年多的陶寺陶寺台反复研究和观察,确认这是帝尧一个兼具观天授时与祭祀为主要功能的观象台。

陶寺观象台由半圆形外环道和半圆形台基建筑构成,都中国之源台基上立有13根柱子,关键观象柱子间距在15厘米之间,性证形成了12道缝隙。据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介绍说,观象台构成地平历观测系统,站在观测点上,透过缝隙,通过观测正东方向塔儿山山脊线上日出,可将一个太阳年365天或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之外,还有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以及宗教节日等。

考古学家描述出当时的情景:4100多年前,陶寺邦国的“王”在国都东南,夯筑起3米多高台基,台基上砌筑了4米多高的13根柱子,派官员在这里进行观测,确定农时、祭祀的节日,制定出“历法”,并告诉他的臣民,什么时候春天来临,什么时候冰雪消融,什么时候祭祀天地,什么时候春播大麦、什么时候种麻封姜……

陶寺观象台的发现,证明了《尚书·尧典》记载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真实性;多年来,经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实地观测,观象台东11号缝从夯土台基芯看似一个门,从这里可以看到冬至至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农历八月十四日至冬至日的日出,站在夯土台基芯上可以举行迎日仪式,吻合了《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寅宾出日”形态。《尚书·尧典》中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回归年长度,是通过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和圭表测量正午日影两种方法共同得到的。

参与研究的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副教授武家璧说,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代天文学十分发达,而天文历法被认为是政权的象征。如尧禅位于舜时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举行禅让典礼时,尧要把天文仪器亲自授给舜。因此作为“帝尧邦国”的标志性建筑,陶寺观象台遗迹的发现是证实尧都的重要依据。

现在,你可以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4个节气,站在复原后陶寺观象台观测点上,观看东方塔儿山日出,体验观象台的神奇,感受帝尧时代的伟大。

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通讯员 张建华 肖卉

     

责任编辑:席沛钊

分享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