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乌白马角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乌白马角网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娱乐正文
发私信给乌白马角网
发送

0

陶寺:尧帝之都 中国之源

本文作者:乌白马角网 2024-09-20 15:21:20
导语: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遗址曾称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后命名为陶寺文化,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北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陶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遗址曾称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尧帝后命名为陶寺文化,都中国之源主要分布在晋南的陶寺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北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尧帝临汾市文物局(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发掘。都中国之源目前被划分为早、陶寺中、尧帝晚三期。都中国之源陶寺遗址规模宏大,陶寺都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尧帝达到中国史前时期社会发展的都中国之源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陶寺发现和确立,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尧帝

山西,都中国之源襄汾,陶寺。“隐姓埋名”几千年的土地,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接力发掘,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

中华文明起源,是从依据甲骨文判定的商代晚期开始算起,还是从“禹传子家天下”开始绵延,抑或可从陶寺埋藏四千年的遗址中寻找线索?传说中的尧都在哪?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中国”在哪里?四千年前是原始部落,还是有了初期的国家形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崇山(俗称塔儿山)西麓,陶寺遗址。

探史前古城遗址

清明时节,记者沿着乡间小路去拜谒这片隐于广阔田野中的史前遗迹,走近远古的故国、尘封的京华。

陶寺遗址,靠近陶寺村南。遗址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4300—3900年。

20世纪50年代,陶寺遗址被发现。1978—1984年进行第一阶段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相近,可资佐证的遗迹和遗物,并确定了陶寺文化。1993年,国务院将陶寺文化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2001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约公元前2100年—前2000年),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确立了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经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的进一步调查、钻探和发掘,最终确定了陶寺中期城址之前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的存在。2002—2003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陶寺遗址作为重点聚落被纳入“聚落反映社会组织”的子课题。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在城址内东北部确立了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约公元前2300—前2100年),发现了宫殿区、祭祀区等。

疑似宫城南门发掘现场霍文琦/摄

目前,这座4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回填,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一些明显的沟壑外,难以想象几千年前城址的原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本名何努)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中梁沟一处“陶寺古城墙遗址”旁,被围栏围起来的一段夯土墙明显与周围土堆不同。这里展示的剖面系中梁沟侵蚀残存的陶寺中期城址北门瓮城。瓮城平面呈C字形。瓮城内部南北宽12米,东西长13米。南侧夯土墙系北墙主墙基础,上宽4.5米,下宽3米,深约7.5米。地表以上部分墙体于陶寺文化晚期平毁。北侧系瓮城夯土墙基础,上宽8.5米,下宽2.5米,深6.8米。

在近处仔细端详墙体的过程中,何驽意外发现了一小块器物碎片。与同行的技师冯九生一同查看后,两人认为这片宽蓝纹陶片大抵是陶寺早期器具碎片。

站在墙下,历史穿越感油然而生。时空如此遥远,器物又如此亲近。从这一段巍然耸立于高高黄土塬上的城墙剖面,可依稀想见当年城址的恢弘壮阔,这似乎也是“尧者,高也”的物化诠释。

     

责任编辑:付基恒

乌白马角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表情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